《四川日报》整版关注广安:27小时跨越1500公里 326名川籍“小候鸟”抵莞逆向团圆——直击川粤“乡情警务”情暖团圆路

来源:四川日报

7月4日上午11时左右,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大朗巷头文化广场上,7辆大巴车缓缓停下。车门打开的瞬间,孩子们飞奔而出,扑向早已等候在此的爸爸妈妈。久别重逢的泪水与欢笑交织,这一刻,亲情跨越了1500公里。这是在“乡情警务”机制下,广安前锋和东莞大朗两地公安第二次联合举办的“小候鸟”护航行动。326名留守儿童从四川广安前锋区出发,经过27小时的长途旅行,和在东莞大朗镇务工的父母团聚了。

7月2日,李涛(右)和妹妹李楒瑶在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的家中。

出发前,爷爷把家里收获的李子交给李涛(左),带给在东莞打工的父母尝尝家乡的味道。

7月3日早晨,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,老人告别前往东莞的孙辈。

“明天一早就出发!”7月4日,李代强对孩子们许下承诺。他的两个孩子李涛和李楒瑶,为了这次团聚,从老家赶来东莞。当听到能去海边玩时,孩子们兴奋得又蹦又跳,李代强夫妇也露出了笑容。对他们来说,这个暑假最重要的事,就是好好陪伴孩子。

7月3日早晨,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,民警护送孩子们上车前往东莞。

7月3日,车停靠休息时,志愿者教孩子们折纸鹤,以缓解旅途劳顿。

像李涛和李楒瑶一样,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东莞大朗镇打工。广安前锋区35万户籍人口中,有8万余人在东莞务工,其中仅广兴镇就有约1.5万人在大朗镇。这些孩子大多留守在老家,半年甚至更久才能与父母见上一面。

7月4日,李涛和妹妹李楒瑶在东莞市大朗镇父母家中玩耍。

7月4日,李涛和妹妹李楒瑶跟父母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街头逛街。

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与父母团聚,前锋区与大朗镇共同推进“乡情警务”工作。去年,两地公安机关首次开展“小候鸟”团圆行动,成功护送127名儿童平安抵达东莞。今年,行动规模更大了。

7月4日,“小候鸟”们经过27小时的旅程,平安抵达东莞市大朗镇。

7月3日早上8时,326名“小候鸟”坐上7辆大巴车,从前锋区出发。一路上,公安民警、医生、妇联工作人员、关工委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守护。经过27小时的日夜兼程,孩子们终于平安到了东莞。

7月4日,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,大朗派出所民警给孩子们发放暑期大礼包。

7月4日,孩子们到达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,大朗公安民警随即开展“落地第一课”,提醒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注意事项,并发放了暑期大礼包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影报道


编辑:付弋 发布时间:2025-07-08
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